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李晓喻)13日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鉴于腐败对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消极影响最大,中资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必须重视国际反腐惯例。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也是海外并购、投融资势头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企业如何走好海外扩张之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商会等4家机构13日联合推出的《“走出去”:国际商务反腐败规则研究》报告指出,腐败案件对谋求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冲击最大,干扰最频繁。这些案件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长期盈利的潜能,也破坏了国际市场秩序和全球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直言,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走过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其中商业腐败是“走弯路”比较严重的领域。
针对腐败频发的原因,报告指出,这些案件有些系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操守问题,有些源于企业对国际惯例的不了解。
此外,中国国内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也更易滋生腐败。例如,国际反对“账外账”,而国内通行“两本账”和“小金库”;国际坚决抵制现金支付,而国内现金支付普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腐败行为也为数不少。据国际商会一项针对全球400家公司的调查,约60%的企业有腐败经历,42%的企业认为竞争对手存在腐败行为,接近40%的企业称曾因腐败而失去中标机会。
报告指出,目前跨国公司的商业腐败案正逐步延伸到中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报告建议,“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当加强对国际反腐败规则的研究与了解,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