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成员国不愿“选边站”
据参考消息5月13日报道,【埃菲社曼谷5月11日电】克制与对话是首次在缅甸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盟国家为解决南中国海冲突开出的药方。与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今天发表《内比都宣言》,承诺不采取可能造成东南亚紧张局势升级的行动。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加快建立起预防和缓解南中国海冲突的机制。
大部分东盟领导人再次拒绝菲律宾和越南提议的形成反对中国在该地区扩张的统一阵线。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1日报道】东盟峰会周日并未在最终声明中提到中越最近的争端。它们拒绝插手此事似乎是中国的胜利,也显示出东盟在共同解决南海争端方面没有意愿或能力。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默里·希伯特表示,越南和菲律宾“显然希望会议产生更强大的成果”。
东盟近些年未能就南海问题达成共同立场。由于各国领导人就这个问题的争论,两年前在柬埔寨进行的峰会未能达成最终声明。
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是中国援助最大的接收国。
希伯特说:“在东盟内部有一些国家非常不愿意破坏现状。”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11日报道】尽管东盟外长周六联合表达了对最近对抗的“严重关切”,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指责北京,并再次呼吁克制,并强调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多边对话越来越迫切。
分析人士表示,语气的不同着重显示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有些国家希望对北京的领土主张作出强硬的地区回应,其他国家则不愿激怒强大的经济伙伴。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伊恩·斯托里表示,外交部长们的声明“只不过再次重申了东盟国家对该争端的立场,没有什么新东西”。他补充说,鉴于该集团各个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各有不同,它代表了东盟国家“对于争端的最低共识”。
尽管越南和菲律宾都呼吁针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立场,但东盟其他国家往往会提出不同意见,这些国家不愿因触怒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令其与中国的关系受损,因为在领土争端这个问题上,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利益。
在相关争端中,新加坡和泰国等在南中国海没有领土主张的国家一真避免选边站。
【日本《每日新闻》5月12日报道】东盟首脑会议于11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会议通过的《内比都宣言》呼吁基于国际法和平解决南海冲突,要求相关国家保持克制、不得使用武力。虽然宣言有牵制中国的意思在内,但并未直接点出中国的名字。由于成员国内部对待中国的立场存在差异,东盟此举也是重视内部团结的体现。
根据缅甸外交部官员向《每日新闻》透露的消息,越南在外长会议上明确表示,希望单独发表点名批评中国的声明,但其他9国以此举可能损害东盟团结为由表示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美国煽风点火激化局势
【日本《朝日新闻》5月12日报道】针对中国在与越南争议海域集结约80艘公务船保护石油开采活动的行为,东盟首脑们在11日的会议上相继发出了忧虑的声音。重视亚洲的美国也用严厉的措辞谴责中国,关注事态发展。
对于同时面临乌克兰问题和叙利亚局势等诸多未解决问题的美国来说,本意上希望避免在亚洲海域出现新火种。然而,比起这些来,刚结束亚洲之行的奥巴马政府更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软弱,以免在亚洲盟国和东盟失去信誉。
中国对远离大陆的南沙群岛也声称拥有主权,如果容忍中国现在的行为,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南海的实际控制,影响航行自由和美国海军的活动。美国对此表现出强烈担忧。
这种观点也蔓延至美国政界。跨党派参议员9日联名发表声明,谴责中国派遣大量舰船和公务船“引发严重混乱”,要求奥巴马政府加强呼吁中国和平解决问题。
奥巴马总统上月与菲律宾签署了新军事协定,克里国务卿去年12月访问越南时,同意向越方提供5艘高速巡逻船。这说明,美国加强了牵制中国的行动。
【日本《每日新闻》5月12日报道】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菲律宾上月与美国签署了新的军事协定。由于得到了美国这一后盾的支持,菲律宾有可能通过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而一举扭转劣势。但美国已经表态说不介入领土问题,不动用军事力量,看得出是对经济联系密切的中国有所关照。看透了美国这一弱点的中国则可能加速开展高压态势的海上活动。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12日报道】南中国海紧张局势出现了危险的升级,这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于4月下旬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后、并在东盟峰会召开几天前发生的。
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上周四在河内表示,美国对中越之间紧张局势升级感到非常担忧。中国外交部第二天马上指责美国煽动相关国家采取危险行动,由此加剧了南中国海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此前称,中国5月1日在南中国海争议水域部署钻井平台及护卫船是挑衅行为。
从事态的进展来看,中美就南中国海紧张局势互相指责的声浪已比过去见涨,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加码的主权伸张行动和态度日趋强硬,引起邻国对中国进一步扩张海权的忧心。中国严厉指责“美方近来在有关海上问题的一系列罔顾事实、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助长了一些国家的危险和挑衅的行为”,表明北京方面准备与美国抗衡,以巩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让各方担心对峙局面可能演变成更加严重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