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5月3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亚楠)“西瓜办!南瓜怎么办?冬瓜怎么想?”“坐等北京炸酱办、天津包子办、长沙臭豆腐办、兰州拉面办、陕西biangbiang办走起!”
5月28日,郑州“西瓜办”开通官方微博,萌萌的名字惊呆了众多小伙伴。一条求关注的微博短时间内,引来8000多次转发、4000多条评论、800多个点赞。眼瞅着“苦瓜办”“南瓜办”“冬瓜办”“丝瓜办”“黄瓜办”……也纷纷宣告成立,“西瓜办”确实如其微博头像里的瓜瓤一样“红透了”。
网友的评论或调侃或讽刺或愤怒或卖萌,其中夹杂的“板砖”都快够郑州“西瓜办”盖起一座办公楼了。大伙不理解的是,在当前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郑州市成立这样一个许多人闻所未闻的机构到底是要干什么。
有网友问:“精简部门失败了?又一个城管?拿纳税人钱没事干,好安排七大姑、八大姨?”还有网友问:“西瓜办是依据什么法律、经过什么程序成立的?有编制没?级别多高?如何考核?”许多网友还挖出郑州市曾经成立过“馒头办”的历史,认定“西瓜办”是“找茬办”“麻烦办”,是政府的手干扰了市场的手。
面对“新鲜新鲜真新鲜,奇葩奇葩真奇葩!”的如潮吐槽,“西瓜办”也不淡定了,连发几条微博为小伙伴们释疑解惑。记者也四处求教,终于搞明白了这个引发端午节里网友第一波恶搞浪潮的“倒霉货”的前世今生。
虽然今天才火,但“西瓜办”其实早在2006年就诞生了,全称是“郑州市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是“协调和督促相关单位服务瓜农、服务市民,为瓜农提供产后服务,引导瓜农有序售瓜,让更多市民吃上便宜的‘地头瓜’”。
成立“西瓜办”有当地的特殊背景。西瓜是郑州传统大宗农产品之一,尤以中牟县西瓜有名,种植面积十几万亩,每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紧挨着郑州的开封同样以产西瓜闻名,每到西瓜集中上市的季节,大量瓜农会自驾车辆到郑州市区卖瓜,相比“超市瓜”,很多市民也很喜欢这种价格便宜又沙瓤多汁的“地头瓜”,正是为了规范西瓜有序销售,促进瓜农增收,“西瓜办”应运而生。
今年“西瓜办”在郑州设立了595个西瓜直销点,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西瓜办”今年首次开通了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让市民和瓜农可直接通过网络咨询,或提供建议。没想到一下子“红”遍全网。
面对网友质疑,郑州“西瓜办”一位负责人说,“西瓜办”是临时机构,每年只在西瓜集中上市期间设立,随后就会解散,一般由市供销社、行政执法局、公安局、商务局等单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兼职工作,工资均由本单位发放,日常办公经费和瓜棚由市里拨付和监管。
“西瓜办”会不会成为“收费办”?该负责人说,“西瓜办”的职责是协调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为瓜农和市民服务,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西瓜办”一不收费、二不盖章、三不办证,请大家来监督。
一些网友也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网友“逆风裸奔的蜗牛”说:“名字虽然奇怪,的确是件好事,没经历过的人,永远理解不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几千斤西瓜和自己儿子在偌大的城市里找不着一个可以卖西瓜的地方时的感受,那时我便有了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像卡夫卡笔下的城堡,冷漠、威严、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网友“小道士天闲”说,如果瓜农走市场通道,要进超市,收入大幅缩水不说,还要有门路,每年都有很多瓜农因为进不了市场,瓜大量烂在地里。还有郑州本地网友反击说:“俺们这儿是西瓜天堂、瓜农圣地,全国唯一瓜农可直接开车进城卖瓜的‘大城市’,有了‘西瓜办’,吃瓜更方便。”
“西瓜办”成了网友口中的“傻瓜办”,虽然主要源于网友对此缺乏了解,但其略“二”的名字也对此贡献不少。网友小瓜二世说,这个单位如果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是一个对农业生产以及社会保障都能够带来极大正面作用的部门,可是给这部门起名字的人似乎缺了点文化,如果叫郑州农业服务中心那多高大上啊!
不少网友建议,“西瓜办”应该趁此大红大紫之机,面向全国大市场,广泛发布西瓜销售信息,开通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不断扩大郑州西瓜外销比例,达到营销的效果。
郑州“西瓜办”似乎也开了窍。立马发了一条置顶微博呼吁网友:“拉农民兄弟一把,不要讨价还价,买几颗甜掉牙的大西瓜,让老乡早回家!”
尽管网上对“西瓜办”议论纷纷,但“西瓜办”到底是好是坏,可能郑州人最有发言权,市民能否吃到质优价廉的西瓜,才是“西瓜办”存废的最好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