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琴颂诗经》: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传播树立样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燕磊
    铜之家讯:《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剧照 光明网记者 李国强摄《琴颂诗经》姊妹篇《琴梦红楼》剧照 资料图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执子之

    《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剧照 光明网记者 李国强摄

    《琴颂诗经》姊妹篇《琴梦红楼》剧照 资料图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段段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

    在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14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上演。多位国学、传播学专家现场观摩后认为,《琴颂诗经》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传播和表达树立了一个样本。

    怎样让人们走进经典?

    说起《诗经》,很多人会回答“知道”。

    说起《诗经》有什么用,很多人会表示“不清楚”。

    “知道但不清楚”,人们对待《诗经》的认识、心态和感情,反映着一种对经典的普遍状态。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往往缺少时间品鉴原文;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应试,恰恰忽视了对经典内涵的诠释;阅读古文需要一定文化基础,很多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怎样让人们走进经典,继而传承经典呢?

    《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的主创团队有一套“独门秘诀”。

    方法之一,让经典通俗起来。“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诗经》中的名篇《东门之杨》到底是什么意思?《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的第一句话即给出答案:这是描写约会时一方不至、一方久候的诗。

    方法之二,让经典律动起来。《琴颂诗经》中的曲目,全部以《四库全书》中收录的《诗经》古琴乐谱为母本,重新打谱、整理而成。

    方法之三,让经典现代起来。“有那样一个人,不靠近、不招惹,让人感怀终身、终不可忘。”如此现代的词句,竟是诠释名篇《淇奥》的。主持人还称,不是西方才有婚礼进行曲,《桃夭》就是中国的婚礼贺歌。

    方法之四,让经典立体起来。演而说,吟而奏,唱而弹,《琴颂诗经》的舞台现场也追求舞美的配合、服装的讲究,令观众在光影叠加中体验经典。

    方法之五,让经典现实起来。比如,让都市人在聆听经典的一个多小时里,产生“复得返自然”的恬静感;让孩子们在品读熟识成语的诞生背景中,产生意外获得知识的自豪感;让艺术家在诗情画意的烘托中,产生久违了的灵感……

    “国艺演说”助力经典传承

    “你听,那琴上,有关关雎鸠的鸣唱,有桃之夭夭的欢歌,有在水一方的唱诵,有历史的竹简翻过岁月山河的诗情。”

    以一对小夫妇的生活对话提炼而成的联句诗《女曰鸡鸣》,让人看到,生活,本就是一首诗;生活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

    一位观众评价,这解说词写的可真美,听着心里舒服!

    对于自己在整场演出中的工作和角色,《琴颂诗经》艺术音乐会主持人、青年文化学者曹雅欣用“国艺演说”四字概括。

    据了解,“国艺演说”是一种业内熟识但鲜为媒体报道的文化传播形式。

    曹雅欣这样解释“国艺演说”:“怀敬畏之心、阅各家之言、作谨慎之辩、选信美之辞,对经典进行相对贴切的时代性解读。”

    “让国学走入生活,令传统成为时尚。”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文艺评论家刘祯认为,“国艺演说”以对优秀传统经典做时代性解读为目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性发展,是弘扬国学艺术“正能量”的可贵探索。

    智慧、技术、渠道缺一不可

    在《琴颂诗经》音乐会中,词句精妙的“国艺演说”与琴瑟优美的古琴演奏相得益彰。

    以弘扬传承文化经典为主题,以到位的现代语言解读为特色,以极致琴音和专业吟唱为背景,这样的演出由谁来演?

    曹雅欣表示,参与演出的,既有专业人士,又有学生、医师、摄影师等兼职演员,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对传统文化抱以极大热情的“国学粉丝”,来者均不计报酬,身兼多职,志愿服务。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郭小聪认为,《琴颂诗经》的成功,是底蕴深厚的老艺术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携手合作,智慧融合、发酵的结果,也是当今不可多得可雅俗共赏的高雅艺术品。

    在《琴颂经典》成功演出时,其姊妹篇《琴梦红楼》也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巡回演出。对此,曹雅欣说:“我们的团队下一步将总结小剧场演出的经验,在探索符合互联网等新媒体规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路上进行尝试。”(本报记者 董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