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收入是社会的焦点。一边是基层公务员为收入低对媒体大吐苦水,一边是公众对公务员优厚福利的“吐槽”。国家公务员局相关领导日前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目前中央已责成有关部门调研,而公务员的灰色收入也应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6月22日《中国青年报》)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
前提
提高普通民众收入
今年我从北上广到基层工作,有着真实的感触:大部分公务员工资收入确实偏低,应该涨工资,但普通民众收入水平增幅更低。因此,公务员涨工资不能盲人摸象,只看到公务员收入偏低,而忽略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解决问题方式,只能造成更大的社会割裂,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应该是,大力提升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
据今年2月份媒体报道,因其查询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有网友从湖南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网站查到该市公务员的绝大多数财政统发工资水平在2001元至4000元之间。网友大呼意外,并称“好低哦,靠这工资买房,要到下辈子吧。”实事求是地说,冷水江市的情况是真实的,而且我国绝大多数公职人员收入大致是这个水平。以我为例,博士毕业引进到西部一家地级市的事业单位工作,全年所有收入平均每月大约3000元出头。县一级水平更低。这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电话费、食宿、正常人际来往等费用就已属不易,如果想要买房子、养家糊口,就必须要“啃老”、或者增加些其他收入来源。而北上广公务员工资相比当地的物价水平也不算高,靠工资买房子也是奢望。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马儿只能吃窝边草。因此,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公务员工资偏低不假,但为什么民众如此强烈反感公务员涨工资呢?有专家认为少数公务员腐败突出,导致老百姓以偏概全;公务员收入分配不透明,导致普通老百姓不了解情况,产生误解错判,还有就是公务员热仍不降温,形成反差。但我认为这都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根本问题是我国普通民众收入更低。如果只是公务员涨工资,而普通民众收入不增加,或者过高于普通民众收入增加幅度,那么普通民众必然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民众的公平感到达一定阈值必将会影响社会稳定,要想消除公务员涨工资的不公平感,仅仅靠沟通、公开透明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千方百计提升普通民众的收入增长水平和幅度、减轻负担、增加民生福利(医疗、教育等),别无他途。
盘和林
赞成
理当向基层倾斜
一直以来,公务员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确定工资标准,这就导致那些行政级别低的基层公务员,收入长期难以得到提高,许多基层公务员兢兢业业工作至退休,收入水平与那些工作时间短但行政级别高的公务员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公务员薪酬改革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则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
其次,政府服务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由广大基层公务员直接承担,广大基层公务员直接与民众打交道,不少公务员还需走乡串巷,深入到群众当中提供服务,相比之下更为辛苦。而公务员薪酬改革向基层公务员倾斜,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能够体现出对于基层公务员的体恤与关爱,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政府服务民众水平提升。
另外,在公务员按照行政级别确定工资标准情形下,公务员要想提高收入水平,只能谋求提高行政级别。而由于领导职位数相对有限,这样也就难免会有部分公务员为了谋求收入水平提高,通过不正当手段谋求行政级别提高,从而诱发钱权交易行为与人事腐败。而公务员薪酬改革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公务员即便行政级别不高,只要兢兢业业工作,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则有利于公务员安于基层职位与岗位,从而有利于减少人事腐败的出现与发生。
由于能够发挥前述诸多积极效应,显然也更加容易得到广大民众与纳税人的支持,从而有利于促进公务员薪酬改革得到更快的推进。
魏文彪
建议
提低工资同时限高福利
公务员工资为何令人关注?恐怕最关键的原因是公务员在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的优越性,与社会职业靠劳动来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保障不同,公务员更具身份化与福利化的特性。比如,工资之外的津贴、奖金、福利房以及令人充满遐想的职务消费等,这些统统被称为工资之外的“灰色收入”;又如,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还能拿90%、95%的原工资,在职和退休两头不吃亏。此外,还有职务腐败的种种猜想。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公务员一直沿袭着低工资优福利的分配制度,建立在干部终身制,公务员是“国家的人”,包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模式之上。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公务员制度改革滞后的固有弊端被凸显出来。一方面,低工资优福利,不仅造成了政府不小的负担,也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被权力用以自肥,如住房,影响社会公平公正。并且,由于职务、区域、行业的差别,福利也有天壤之别,公务员“同人不同命”的现象比较普遍,基层公务员、低级别公务员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福利”成色不足。
另一方面,工资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也造成了公务员内部薪酬差别的固化。严格的职务与职级的工资制度,高工资对应着高官位,一直都是公务员薪酬的天花板。而基本工资加地方性津贴的设计,客观上造成了发达地区与其它地区同类公务员的收入差距。
显然,工资不是单纯公务的薪酬问题,既包括公务员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也包括公务员管理体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稳定队伍,提高效率。
一方面,要变隐性分配为显性分配,清理和取消公务员福利与补贴,并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支出机制,让“提低工资”建立在“限高福利”有前提之上。另一方面,要加快公务员养老的并轨,让公务员以职业者的身份参加社会保障,消除养老包办这一“最大社会福利”。只有解决好了这两大问题,公务员工资改革或者说“涨工资”,才具有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设计,建立比照增长机制等,都只是破除工资结构性矛盾的技术问题。
房清江
抓准公众不满原因
不错,大家是对公务员群体带有以偏概全的情绪,突出反映在对其腐败案件频发和收入不透明的质疑,但是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地准确预估公众情绪。公众较为反感公务员涨薪之处更在于“主次不分”和“缺失民主评价机制”。
正如大家普遍以为的“有权调整涨工资的都是公务员,先涨工资的也是公务员”。正是如此“不怠慢自己”,才导致了公众反感情绪的不断升级。我们可以想像,假如公务员涨薪不再总是这样“享受在前”、“先己后人”,而是让企事业人员先调,加上其涨幅再与企事业人员相差不大,那公众还会公务员每有涨薪就会吐槽翻天吗?
由于近年来公务员涨工资步伐的停滞,现在给予适当的调整也是可以被公众接受的,尤其是真的不再以职务论高低,而是向基层公务员和艰苦岗位倾斜,应该是调整的正确方向。但前提是,公务员涨工资何人说了算,尤其是在考核考绩时,如果仍然沿袭现有的“关门考核发放”,那必然还是引起公众的不满。
公务员涨工资政策虑及到公众情绪,这是国家机关和政府机构应有的谦卑,值得肯定,但在分析公众反感情绪时,最好还是要把准脉搏找对药方,别总是以为公众不满公务员腐败,应该相信绝大数公众还是支持公务员涨工资的,只要完善相应制度,做到分清主次,不再总是“甩开企事业人员”,倘若再能让公众对公务员获取薪酬高低有权作出评判,特别是被服务对象也能参与到公务员涨薪的评价体系中,那所谓的公务员每次涨薪公众都有负面反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周稀银
■三言两语
●前提是必须先精兵简政!
——老徐
●领导的账面工资实在是不多,如果没有灰色收入,简直是穷……有点逼人找灰色收入的意思。
——杨及
●要养活的官员,公务员,从居委会往上数,如此庞大的系统,多少闲人犹如植物人,浑身插满管子,须臾不得停止输液输血,一直到榨干为止。
——鲁绿单
●重要的是监管,历史已经证明了高薪不能养廉。
——婵景
●这就是人们拼死往铁饭碗里钻的原因!
——李广风
●这办事效率真是杠杠滴。
——何梅
●等公务员考试不热了,再给公务员加薪不迟!
——姜太平
●并轨不提先加薪? 谁来关心民营小企业的职工?
——张旭寒
●给公务员涨工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让企业员工下岗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同样是改革,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