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日华媒:中国高调纪念抗战 呼唤日本正视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吴倩
    铜之家讯:中新网7月1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7月10日发表署名蒋丰的文章称,近日,日本主流媒体关注并大篇幅报道了中国纪念“七七事变”77周

    中新网7月1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7月10日发表署名蒋丰的文章称,近日,日本主流媒体关注并大篇幅报道了中国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的相关活动,认为此举是“给日本施压”,“日中关系将进入更加困难的局面”。文章指出,日方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正令中日关系步入僵局的始作俑者,是那些背信弃义、歪曲历史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目的的某些日本右翼政客,而中方此举则是将历史认识问题重新摆上桌面,以传递改善中日关系的新路径。

    文章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06年第一次出任首相的时候,曾经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和中国高层就日本首相任内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达成共识,将此前因为日本首相前小泉纯一郎6次参拜靖国神社而降至冰点的中日关系做了一个转圜,并且提出今后的中日关系应该是一种“战略互惠关系”。因为安倍晋三在这个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转变,中方也接受日方关于中日关系新的定位。这一方面说明中日关系的调整与改善永远无法离开“历史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当时中日两国高层都希望中日关系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但在2012年12月安倍晋三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以后,则撕下了政治家的画皮,露出了政客的脸面,将“战略互惠”完全弃置而不顾,把中国视为“战敌”,彻底摆在对立面上。同时,安倍晋三对“历史认识问题”的重要性心知肚明,他以2013年12月亲自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表明了心志。这样,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障碍性问题—历史认识问题再次凸现出来,安倍用自己的行动间接呼唤了中国民众不能忘记日本的侵华历史的意识,不能忘记靖国神社中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的滔天罪行,不能忘记一些日本政客的诚信丧失。

    文章认为,中国近年来不断提升有关抗日战争纪念活动的层次,在相当程度上是缘于日本政府、政治家、政客“行为艺术学”带来的“刺激”。日方政客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为了某些族群的利益、为了耕耘自己的“票田”,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冲撞“历史认识问题”的“红线”,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华民族尚未愈合的战争伤口上撒盐,势必激发中国重温历史,不忘过去。和解固然可以产生力量,仇恨也可以汇聚力量。点燃起仇恨之火的人,最后势必落到“玩火者自焚”的下场。

    文章还称,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此次中国高调纪念77年前的“七七事变”,是隔海呼唤改善中日关系回到“原点”。日本方面曾经怨妇般地表示,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已经先后22次在两国正式的政治活动、政治交流中表示了道歉。不错,事实已经不止22次地证明,当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有了进步,中日关系就会向前发展;反之,中日关系就会受到干扰,乃至停滞、倒退。从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以来,中日关系的“原点”问题就是历史认识问题。简而言之,当年如果没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道歉,就不会有战后中日关系的重新出发。

    文章最后总结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此前曾呼吁中日关系应该在他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上重新出发。他大概忘记了当年中方之所以能够接受“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是因为他在历史认识问题的表态上有了进步。现在,中方将中日关系的“原点”问题——历史认识问题再次摆到桌面,传递了改善中日关系的新路径。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