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的真练实抗,很少出现的战斗结果;没有“脚本里的战斗”,只有突发的战情。这将是我军提升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精彩一笔。
“跨越—2014”,跨越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而是我军战术训练指导思想的嬗变,这将为我军军事训练实战化树起新的丰碑。陆军战术训练,由此实现新跨越。
——编者
刚过去的两个月,我陆军部队演兵史上接连出现罕见的激烈对抗——
5月20日至7月28日,来自七大军区的7个旅扮演的“红军”,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分别与我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北京军区某机步旅自主对抗,结果6败1胜。沈阳军区“红军”旅经过一番苦战,才赢得了一场“惨胜”。
相比以往,今年的“跨越—2014”系列演习有着更浓厚的“练兵”色彩。(以“跨越—2014·朱日和B”为例,“跨越”寓意这是跨战区进行、检验部队机动作战能力的演习;“2014”代表演习举行的年份,也寓意演习可能会成为年度例行演习;“朱日和”是演习举行的地点;“B”代表的是演习的某阶段或场次。)从5月31日起,南京、广州、济南、沈阳、成都、兰州6个军区各1支陆军合成旅,依次跨区机动挺进朱日和训练基地,轮番接受集中检验评估。此前的5月20日至27日,总部结合北京军区某装甲旅参加的演习,对陆军合成旅集中检验评估方案规定、细则标准和组织实施流程进行了验证完善。据总参军训部领导介绍,在同一个场地组织7个军区的部队进行对抗训练,这样的“车轮大战”,在我陆军训练史上尚属首次。这也是我陆军战术训练史上实战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全员全装、实兵实弹综合演练。
在演习战场上,以往演兵场上的诸多“已知”都变成了“未知”,陌生战场、陌生环境、陌生对手,还面临一种全新的打法——不设底案,自主对抗。红蓝双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兵来将挡,见招拆招——干扰与反干扰、侦察与反侦察、空袭与反空袭、机降与反机降、突击与反突击……全新的对抗方式,让战局变得更加波诡云谲。“这才是真打实备!”军事指挥员们纷纷表示,从踏入战场的那一刻起,始终都在盘算,如何战胜对手。
据了解,此次系列演习,每支参演红军从远程投送到实兵对抗、实弹检验,连续实施20多个昼夜,始终处于近似实战的严酷环境中。
在演习现场,记者发现,以往那种彩旗猎猎的红火场面不见了,豪华布设的观礼台不见了,百发百中的表演式实弹射击模式不见了!原来,演习还出台了不插彩旗、不念稿子、不标示山头、不设置炸点、不随意调换和加强兵力装备、不提前进入演练场地等战场“十条禁令”,直接将以往常见的形式主义赶出演兵场。
锤炼部队的“磨刀石”
北京军区某机步旅:我军首支专业化“蓝军部队”。
【镜头回放】模拟蓝军,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派出多路分队昼夜袭扰,电磁压制、偷袭指挥所,招招直击要害。某次战斗打响不久,他们便一举端掉了红军指挥所。
【当事者说】旅长夏明龙:与我军7支劲旅逐一过招,起到了锤炼部队的“磨刀石”作用。7场实战化检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要深入学习研究对手。“知彼知己”是作战指导的先决条件。紧密跟踪模拟对手部署调整和装备更新动态,以提高模拟的仿真度;
二要突出重点模拟对手。牢固树立“遇强不能弱、遇弱不过强”的指导思想,根据受训部队作战能力强弱,收放自如运用兵力、火力,使对抗演习能够真正“抗”起来;
三要紧贴课题演练对手。针对使命任务、确定演习课题,提高难度强度、全程对抗检验;
四要设置难局磨砺对手。抓住作战对象的战术特征,大胆地把外军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战法运用到实际的模拟行动中,设置险局,逼迫受训部队。
宝贵的“蓝胜红败”
“跨越—2014·朱日和B”。参战单位:广州军区41集团军某机步旅。
【镜头回放】6月初,部队跨越6省(区)转场3000公里,在完全陌生的塞外高原,与“蓝军”展开激烈对抗。尽管在交通枢纽夺控战中取得了胜利,但在山地攻防作战中未能达成战役目的,最终导演部根据双方战损率综合裁定“蓝胜红败”。
【当事者说】旅长杨勇:演习是求胜的行动,更应该是一个求败的历程。
“蓝胜红败”既是对抗结果的客观裁定,更是“训风演风考风”转变的现实体现,尽管让我们感到苦涩,却倍加警醒,弥足珍贵。
战争不是既定结局的剧目,演习更不应该是“红方”必胜的流程排练。对一支部队来讲,演习是一个求胜的行动,更应该是一个求败的历程,胜利固然是一种认可,失败却是一份财富,更能警醒。演习“蓝胜红败”的裁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战斗力建设与实战要求间的差距和不足。
让打仗准备更精细
“跨越—2014·朱日和D”。参战单位:沈阳军区16集团军某机步旅。
【镜头回放】实兵对抗中,纵深攻击群打得最精彩、任务完成最出色,成功夺控了高地敌核心阵地,可分数却被扣了不少。当得知导演部打出成绩时,全旅都很震惊。报告指出:纵深攻击群“比规定时间提前5分钟通过出发线扣0.5619分……”
【当事者说】旅长周玉印:扣分看似影响不大,实际上,提前出发就破坏了整体协同,不统计战损就无法实施精确指挥。
为什么取得对抗的胜利,分数却不是很高?这次集中检验评估演习,总部设置了“双轨制”:实兵对抗按战场态势裁决输赢,部队战斗力水平按千分制裁决高低。“千分制”指出了隐性问题,打破了胜利一定分高、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旧习。“千分制”更加科学,包含了从作战准备到作战实施共1100多个评估点,充分体现了全程对抗、全程考评、全程量化的精确评估。
真正从训练场走向战场
“跨越—2014·朱日和F”。参战单位:兰州军区47集团军某摩步旅。
【镜头回放】部队到达基地不经准备就直接投入作战,复杂的战场环境、强硬的作战对手、频繁的战斗转换把部队练到极限。
【当事者说】旅长万发中:这种全要素全过程跨区基地化训练的方法,探索了陆军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新模式。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成为所有参演部队最真切的感受。再好的装备,如果窝在营区里,也练就不出打仗能力和过硬作风;即使是一般部队,经常在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里对抗摔打,也能练成虎狼之师。当前,缺少功能完备、要素齐全的训练基地、没有专业化的模拟蓝军和导调队伍,已经成为制约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一个瓶颈问题。
这次演习实践证明,训练环境与未来战场越接近、模拟蓝军与未来对手越相似,训练就越靠近实战,部队打胜仗的能力就越强。可依托综合训练基地,不断探索战训一致、体系融合、精确作战的基地化对抗训练模式,真正实现从训练场走向战场。
破除“伪安全观”
“跨越—2014·朱日和A”。参战单位:南京军区12集团军某装甲旅。
【镜头回放】6月2日凌晨,“蓝军”4辆勇士车偷袭该旅基本指挥所,被外围警戒发现并成功控制。本以为“蓝军”袭扰失败,却因警戒人员手中拿着的木棍武器被导演部裁决为:“蓝方”袭扰成功,“红方”伤亡过百。原来,木棍执勤缘于旅为了安全,执行了“夜间宿营期间轻武器集中存放的规定”。
【当事者说】旅长张永刚:实战化训练,要坚决破除“伪安全观”。
长期以来,受“出了事故打赢也算输,没有事故输了不算输”的错误观念影响,我们产生了“险不练兵、危不施训”思想,准备打仗行动不足,严重影响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提升。对抗中,我旅坦克五连一路过关,结果“轻敌”冒进。不曾想“蓝军”革新了装备,采用多频段电磁干扰,导致连队无法与指挥所通信,未能及时收到总攻命令,原定的合围计划破产。战后统计表明,当天共有近三成部队通信被干扰,不同程度影响了作战效果。敌情观念不强,战场上对“敌人”想当然,是导致战场“失利”的另一原因。今后训练要更适应实战需要,把“敌人”设强、把战场设真。
绝境中感受实战
“跨越—2014·朱日和C”。参战单位:济南军区20集团军某机步旅。
【镜头回放】6月24日,演习进入实兵对抗阶段。战斗在凌晨3点打响,在夜幕和晨雾的掩护下,“红军”合成装甲旅利用夜暗条件向“蓝军”阵地悄然开进。发现“红军”进攻企图后,“蓝军”直升机立即升空进行火力阻拦,依托雷场等障碍阻滞“红军”行动。
【当事者说】旅长何松利:练兵场上多一些较真求实,未来战场上就会多一些成竹在胸。
回顾演习准备和实施130多个日夜的艰辛历程,我们在扎实备战中练就了硬功;在逼到绝境、难到极限中感受了实战,昼夜兼程、跨越4省区、行程1300余公里的远程投送;在打破常规、创新实践中学会了打仗,“盯住要害打、谁看见谁打”的目标中心战思想,“精前台指挥、强后台支撑”的指挥所编方式等创新成果,都在演练中得到了实践和检验;在揭短亮丑中找准了方向,坚持不唱赞歌、深刻检讨,反思查找组织指挥、情报侦察、战斗协同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呛水”式练兵找短板
“跨越—2014·朱日和E”。参战单位:成都军区14集团军某装甲旅。
【镜头回放】演习中,指挥网被蓝军渗透,左翼攻击群按虚假命令发起攻击,打乱了部队作战节奏。由于作战计算不够精细,右翼障碍排除队开辟通路迟缓,致使主攻群无法按时发起冲击,误入蓝军火力歼击区,全面陷入被动。
【当事者说】旅长张永明:演习虽然“呛了水”,但真正让部队受到了触动、得到了锻炼,找准了“短板”。
首先,战场不论“资历”。作为一支经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边境防御作战检验的装甲部队,过去总以为有“发言权”。殊不知,在信息主导下,传统作战力量与新型作战力量有机融合,陆军制胜机理已“别有洞天”;其次,战场不讲“可能”。从远程投送、战场机动到实兵对抗,从兵力运用、火力调配到后装保障,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精确计算、精准指挥、精密协同,任何的可能、大概都将导致部队混乱;最后,战场不信“同情”。在7支参演部队中,我部编制实力最少、武器装备最老、投送距离最远,原以为总部会给点同情分。但是,总部从实战出发,1230公里摩托化行军距离一点不少,攻防对抗蓝军一点不让。
一次思维“冲击波”
“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首战。参战单位:北京军区27集团军某装甲旅。
【镜头回放】5月20日至27日,该旅参加演习,既担负先行试点论证任务,又同步接受能力检验。
【当事者说】旅长侯明君:演兵场硝烟已散,但这场演习,对实战化训练带来的“冲击波”和革命性影响仍镌骨铭心。
打开了作战准备“尘封已久的锁”。真打实抗,多年束缚着战斗力“腿脚”的形式主义,被真、难、严、实的实战准备完全取代。
堵住了实弹检验“假把式的路”。实弹检验不再摆练“图好看”,目标的发现靠真本事侦察,火力的区分靠指挥员临机指挥,彻底解开了羁绊多年的思想“索套”。
磨砺了破难攻坚的“创新之剑”。特别是开发研制的北斗用户机的图形功能和指挥机报文六大功能拓展系统,解决了动中“看得见、传得准、控得住”的老大难问题。
剔除了消极保安全的“紧箍咒”。演习历经酷暑天气考验、高难险地形机动等,部队没有因保安全而牺牲战斗力。
本版图片:吴苏琳摄本报记者 倪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