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涠洲岛打砸事件调查
岛民与当地管委会存四大积怨
《中国经济周刊》 见习记者 陈惟杉|北京报道
7月26日,强台风“威玛逊”登陆广西一周后,距北海市正南21海里海面上的涠洲岛发生了一起救灾风波。
当日上午,部分受灾岛民与北海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下称“涠管会”)以及北海涠洲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旅游发展公司”)发生冲突,进而升级为岛民对两家机构办公场所的打砸行为。
尽管这场风波的原因与“救灾不力”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涠管会于7月20日,即强台风“威玛逊”袭击涠洲岛次日发布的通告有关,但据记者了解,在台风灾害与通告的背后是岛民长期不满涠管会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权,以及相应收益的控制。所有这些都为此次风波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通告”与冲突
7月20日,涠管会发布《关于加强涠洲岛旅游区沿海地带综合整治管理的通告》(下称“通告”),称鉴于简易建材达不到抗台风的质量要求,严禁用简易建材进行因台风受损的临时建筑物的修复,需要由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涠洲岛旅游区沿海滩涂、林地、道路两侧商铺进行统一规划后,再进行申请修复建设工作,未经批准进行原址修复的,将进行拆除。
关于这份通告的初衷,涠管会副主任岑博雄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通告主要针对岛民利用铁皮瓦等简易建材修建的违章建筑,“9号台风‘威马逊’过后,马上10号台风‘麦德姆’就到来了,如果再用这种材料去做,很有可能会被再次吹坏,因此政府考虑对那部分房屋在灾后进行统一重建。”
7月25日,打砸事件发生的前一天,部分岛民在当日不顾通告,联系货船从北海市运送了一批建材到岛上,在建材已经被装运上车后,涠管会驻守在码头的工作人员强行将建材从货车上卸下,并向岛民表示如果想要拉走建材需要每人缴纳2000元。
在灾后急需建材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激怒了岛民,工作人员在现场遭到部分岛民的追打。随后,一些岛民来到涠管会协商解除建材禁运的可能,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岛民们开始相互联络,协商于次日冲击涠管会泄愤。
根据多位在事发现场的岛民回忆,7月26日聚集起来的岛民人数不下千人。在现场,岛民提出了涠管会将“上岛费”的20%拿出作为岛民分红的要求,但并没有与涠管会的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工作人员看到岛民人数众多,在现场始终默不作声,只是用摄像机摄像做记录。
台风过后,当地岛民展开了积极自救。图片来自网络
积怨一:“违建”之争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岛民之所以迁怒于这份通告,不仅是因为无法及时获得足够建材修补房屋,他们同时将通告解读为涠管会借助台风之力清除他们所认定的“违章建筑”,而这背后则是近年来在岛民与涠管会之间不断升级的关于自建房屋的争论。
涠洲岛90%的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北海市获得。在台风到来之前,禁止岛民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运送建筑材料上岛的规定也一直存在。岛民江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之前,如果没有获得涠管会的批准,即使在北海市买到建筑材料也无法运上岛,涠管会有专人在码头看守。”
对于建材上岛的严格控制,岑博雄副主任解释说,近年来岛上的违章建筑多了起来,其中多是岛民为了经营旅游业,在原有住房的基础上扩建的酒店等。由于岛民的私自建设往往周期较短,在“违法成本较低,执法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涠管会出台了控制建筑材料上岛的政策,希望借此达到控制岛民私建房屋的目的。
而在一些岛民的眼中,涠管会一边严格限制岛民自建房屋,一边却大肆圈地进行建设。这被岛民们解读为涠管会企图垄断岛上旅游资源的开发权,并独占收益。岛民陈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最不服气的就是,我们在屋前屋后建一点都不让,但涠管会却自己在那里建。像北岸那里,以前就说不让建木屋,现在那边海边的树林里全都建满了。”这种不满进一步延伸到了征地补偿与“上岛费”的分红问题上。
积怨二:征地补偿难令岛民满意
据记者了解,涠管会向岛上村民征用土地所提供的补偿是一次性的,补偿款包括安置费、青苗费等内容,合计在每亩7万元左右。而在完成一次性的补偿之后,土地在完成开发后所获得的收益与岛民再无关系。很多岛民都向记者表达了对这种“买断式”的土地征用方式的不满。
而即使是这样一次性的补偿款,依然有岛民在土地被征用后迟迟没有领到相应的补偿。由于建设环岛公路的需要,2013年年底,西角村部分靠海居住的渔民的土地被征用。据当地岛民介绍,在当地的渔民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是20年前上交土地,从农民身份转变为渔民的,而在征地补偿的发放过程中,他们因被认为是“不正宗的”、“新的”渔民而无权领取补偿,从而导致至今仍有1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由当地的村委会控制。
积怨三:岛民期盼分得“上岛费”
此外,很多岛民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于涠管会与旅游发展公司征收多年“上岛费”,却没有给岛民“分红”的不满,邓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旅游发展公司收了那么多年‘上岛费’,也没有用在岛上,那些钱去哪里了?我们这么多年,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公开资料显示,岛民口中的“上岛费”,官方名称为“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门票”,其涵盖了涠洲岛上的7个主要景点。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批准,门票的价格在今年6月10日从90元/人上涨为115元/人。
除了没有直接分享到“上岛费”的收益,岛民普遍对于岛上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电的供应情况表达了不满,并质疑涠管会与旅游发展公司“独占”利益的同时,却没有对岛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
在岛上经营酒店业务的邓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每到暑期的旅游旺季,电压就不正常,电器打开后,电压就会变得不稳定,甚至会整晚断电,很多开旅店的岛民都买了发电机自行发电,整个村子都嗡嗡作响。”岛民江女士表示,在夏季,自己所在的村庄经常会连续几晚断电,很多游客对此也很不满。
涠管会的官网上并没有公示有关门票收入的信息,但据涠管会副主任岑博雄介绍,去年买票登岛的游客共有57万人,收入共有4000多万。对于这部分收入的去向,岑博雄向记者解释道,“有些岛民可能不理解,其实除了500万左右的税款外,收入基本用于景区的建设、码头的维护,以及办公室的运转,因此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针对岛民公开财政收支的要求,岑博雄表示涠管会也正在考虑。
据记者了解,目前岛上的供电主要来源是中海油油气分离工厂的自备电厂,开始时的供应量为每天2700千瓦,近年来逐步提升到每日4000千瓦左右,但在旅游旺季,涠洲岛每日的负荷起码有七八千千瓦,这样就有三四千千瓦的用电缺口。岑博雄说:“上岛人数一超过3000人,岛上的电就不够用了,而涠洲岛又是生态岛,在发电形式的选择上比较少,管委会计划今年落实燃气发电的项目,做到起码让酒店有电用。”
积怨四:涠管会被视为“外来人”
在采访的过程中,当地岛民都将涠管会及旅游发展公司与涠洲镇镇政府相区分,很多岛民向记者表示,镇政府一直是为岛民办事的,但涠管会是“外来人”,陈女士称:“自从整个岛都按照景区管理后,涠管会就管理着岛上的一针一线,镇政府就不敢吭声了。”
涠洲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证实,目前镇政府确实处于涠管会的管辖范围之内。根据北海市政府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涠管会成立于2010年12月,其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理顺涠洲岛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问题。
此前,涠洲岛所辖范围既是北海市海城区下辖的一个乡镇,又是该区下辖的北海涠洲岛旅游度假区,同时在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上依托于北海旅游集团。而在涠管会成立之后,在海城区政府挂牌的北海涠洲岛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被撤销。
岑博雄副主任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目前涠洲岛的开发与管理是由涠管会主导的,总体规划则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北海市政府和广西北部湾办公室三家联合编制,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目前涠管会分别设置了旅游发展公司与投资发展公司,分管岛上景区的经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2010年公布的涠洲岛发展规划中,涠洲岛计划于2015年基本建成中国海岛旅游的先导示范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面对当地岛民与涠管会存在的这些积怨,岑博雄说:“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