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武陵山区、大巴山区,有不少村庄贫困程度与贫困村相似,甚至更落后,却未戴上“贫困帽”,基层习惯称其为“发展滞后村”。与贫困村能享受政府扶贫开发政策不同,“发展滞后村”因未被纳入扶贫规划,政府投入有限,成为扶贫盲点。
贫困村获600万元扶贫投入,“发展滞后村”难得扶持项目
在各地,政府财政专项扶贫及各部门配套资金,是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滞后村”与贫困村之间扶贫待遇差距大:贫困村整村脱贫发展,可获得政府600万元以上最高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作为配套政策,扶贫、农业、水利等政府部门的农村道路、异地搬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也优先安排给贫困村。“发展滞后村”则因未被纳入扶贫开发规划,政府扶持很有限,有的村多年都难获得一个扶持项目。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黔江区220个行政村中,有80个贫困村,另外还有约50个“发展滞后村”与现有贫困村相差不大,甚至还要落后。沙坝乡木良村就是一个典型的“发展滞后村”,全村1700多农民大多生活在高山峡谷地带,人均耕地仅1亩多,土质瘠薄,村民收入排名全乡末位。
“在沙坝乡下辖的7个村中,有三台、万庆等3个贫困村。木良村虽不是贫困村,但公认基础设施最差、产业发展最弱。”村支部书记刘谋军说,由于没有政府帮扶,村里公路全靠农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修建,路宽不到2米,“晴天路飞沙、雨天一锅粥”。“吃水难”也一直没解决,夏季伏旱或冬腊月时,只要天晴超过20天,农民就得上山到处找水吃。有的人挑水来回要走五六公里,花2个多小时。
“与其他贫困村相比,我们村贫困程度更深,想要发展没政策,脱贫致富缺资金。”木良村村民何洪杰说,在相邻的贫困村万庆村,政府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每户补助1万多元,超过1/4村民已从高山搬到平坝集中居住,建起了宽敞、漂亮的农民新村。而木良村村民就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不少人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也搬不下来。
重庆丰都县树人镇大脚楼村也是县里60多个“发展滞后村”中的一个,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周边3个贫困村。“最近几年,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增强,镇里贫困村能获得六七百万元帮扶资金,改善了农村道路、饮水条件,还发展起柑橘、猕猴桃等农业项目。相比之下,我们村每年只有8000元基本运行经费,村支两委运行都困难,哪有钱改善环境、帮助农民增收呢?”村党支部书记刘从华说。
“僧多粥少”,贫困村庄难戴“贫困帽”
作为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大巴山区“发展滞后村”大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产业发展弱。但为什么这些村就没能戴上“贫困帽”,纳入政府扶贫开发规划中呢?
半月谈记者先后走访重庆石柱、丰都、黔江、彭水等多个区县扶贫部门和乡镇发现,其中的症结在于,受政府扶贫财力限制,贫困村额定数量有限。重庆目前2000个贫困村的数量是在“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当时重庆年均财政扶贫资金只有5亿元左右。按照国家对每个贫困村给予40万元到6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的要求,全市只能满足2000个贫困村得到扶持,在“僧多粥少”,政府扶贫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村难以被纳入贫困村序列。
近年来,“发展滞后村”与贫困村之间待遇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贫困村脱贫发展,可以获得资金扶持;高山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农村饮水、道路工程等惠民项目也优先安排给贫困村,不少“发展滞后村”群众感觉不公平。
在重庆彭水、巫溪、石柱等地,不少“发展滞后村”贫困程度依然很深,不少村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由于贫困,一些群众还住在漏雨、透风的木头房子里,有的家庭过冬只靠一床破旧棉被、一个火炉。
扶贫导向被政绩压力异化,政策难显公平
记者采访时也发现,个别地方基层政府政绩压力异化了扶贫政策的导向。一些乡镇干部坦言,市、区县两级每年都要考核基层扶贫工作,没完成任务要扣分。有的“发展滞后村”即使花了钱,也脱不了贫,这就会影响政绩考核。如此一来,基层政府便没有把这些村纳入帮扶范围的积极性了。
一些基层干部说,现在上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帮扶资金投入到一个村,资金量看似不小,但这些钱要分配到基本农田建设、基础产业发展、村道公路、人畜饮水、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广播电视电话、农房建设等10大类20多项考核项目中,资金使用就显得捉襟见肘。一些“发展滞后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贫困程度很深,有的地方修路每公里造价要40万元以上,600多万元资金可能连通路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更别说发展公共服务、打造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了。
采访中,重庆各级扶贫干部认为,扶贫“盲点”并非重庆一地独有,在中西部不少落后地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存在类似问题。随着国家到村、到户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与之相比,扶贫政策长期难以覆盖这些“发展滞后村”,使这些地区缺少必要支持,发展受限,扩大了农村内部差距,也使得部分群众认为政府政策不公平。
基层探索:小片区扶贫带动“滞后村”发展
扶贫盲点的长期存在,直接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发展滞后村”难以获得政府扶贫资源,发展主要靠自我积累,贫困面貌长期难以改变。二是由于政府扶贫资源投入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扶贫覆盖面较小,难以形成区域发展合力。这已成为中西部偏远农村发展的一大短板。
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要消除扶贫盲点,关键还在于创新扶贫机制,扩大扶贫资源覆盖面和可及性。近年来,重庆尝试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将相邻贫困村、“发展滞后村”结成小片区扶贫开发带,打捆使用资金、政策,为扫除扶贫盲点作出有益探索。
重庆选择以市内贫困人口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开发难度最大的1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县,把“资源相近、地理相邻”的村社或乡镇结成小连片开发地区。在小片区扶贫开发中,重庆明确要求,政府相关帮扶政策要从简单经济扶贫向综合性扶贫转变,通过教育、卫生、低保、人才培训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重庆在小片区内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促进区域内外要素流动,协调区域内资源、人口关系,同时借助外力如资本、技术等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小片区发展。在每个小片区开发区域内,政府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200万元,带动整合各类投入1亿元以上,立足整合贫困村和扶贫“空白村”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在重庆涪陵区,区里选择最贫困的木渝山地区开展小片区扶贫,规划面积达到700多平方公里,覆盖13个乡镇,其中有60个贫困村,30个“发展滞后村”也在小片区开发范围内。
涪陵区扶贫办主任王兴勇说,在小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区里整合资金,打通了片区内300公里村间连接路,使片区农村形成了完整路网,大大缓解群众行路难、商品流通难的问题;与以往分散建设小型水利设施不同,区里还专门建设了一座蓄水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的水库,并完善输水管网,覆盖人口达到10万人,使片区内70%以上的农村人口都能一次性解决饮水、灌溉问题。目前,木渝山片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与涪陵其他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小片区扶贫也起到放大效应。武隆县白马山小片区,结合自身特色气候、土地资源,发展3000多亩高山优质茶叶基地,带动当地群众近千人,平均每亩增收约5000元。
在涪陵木渝山片区,重庆栋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在片区内龙安、麻磊、齐心等相邻村社规模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公司总经理张建平说:“现在政府农业配套扶持政策以片区为单位,打破了村社地域限制,土地能够得到大规模整治,水利、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也得以完善,农业生产的规模集约效应开始显现。”(半月谈记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