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自治区发改委坚持“一手牵两头”,一头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另一头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基础、开好头。目前,全区重大项目储备2062个,计划总投资约3万亿元。
弹好复工开工“协奏曲”。自治区发改委努力克服疫情防控和施工淡季双重制约,按照“保投产、抓续建、争开工”的思路,对计划投产的1500个重大项目,加快竣工验收、市政接入等后续工作,确保如期投产或提前达效;对续建的1750个重大项目,重点落实物流、用工、防护物资等复工要件,做到有效投资“淡季不淡”;对新开工的1280个项目,集中精力解决项目开工堵点问题,确保进入“施工季”马上开工。
抓住服务保障“重头戏”。自治区发改委推行“网上审批”,依托在线审批平台实行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建立项目审批核准“容缺候补”机制,最大限度稳定社会投资意愿。改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推广网络招商、代理招商等“不见面”方式,稳住疫情期间“有效引资”。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定期调度分析、政策督导落实、领导包联负责、项目责任专班等机制,确保投资工作节奏不缓、力度不减。
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自治区发改委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短板弱项,及时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以需求为导向,针对疫情期间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展现出的强大发展潜力,初步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以目标为导向,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新路子,重点谋划了一批百亿、千亿级产业、基地和项目。
为保证重大项目落地见实效,自治区发改委每月通报各地区、各部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各个阶段审批手续办理情况。自治区每2个月对各盟市、自治区各部门通报实施情况。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我区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更注重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为切实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自治区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降成本措施。
据悉,从事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其药品的补充注册、再注册和医疗器械产品的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延续注册申请,内蒙古对其注册费的收费标准降为零。
内蒙古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对于疫情防控期间暂时不能正常开工、复工的企业,放宽容(需)量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和减容(暂停)期限,电力用户即日可申请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申请变更的用户不受“暂停用电不得小于15天”等条件限制,减免收取容(需)量电费。对于疫情发生以来停工、停产的企业,可以适当追溯减免时间。对于因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扩大产能的企业,原选择按合同最大需量方式缴纳容(需)量电费的,实际最大用量不受合同最大需量限制,超过部分按实计取。全力保障为疫情防控直接服务的新建、扩建医疗等场所用电需求,采取免收高可靠性供电费等措施,降低运行成本。
防控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内蒙古对其实行用电、用气、用水等“欠费不停供”措施,待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及时补缴相关欠费,不收滞纳金。(记者 李永桃)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