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中石化这样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跟,让我们看看网易的新闻报道:
四川中石化是资金的供给方,而民企房地产公司是资金需求者,不管是借款还是投资,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中石化四川公司资金宽裕,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余钱进行“高息放贷”或者“投资非主业的房地产”呢?
据四川中石化出具的证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金鑫公司巨额亏损,截至2008年底,开发建设时间长达10余年的“烂尾楼”摆在那里。四川公司的钱便是用来拯救这烂尾楼的。
一方面民企资金窘迫,一方面央企财大气粗,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折射出目前我国金融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这种现象,本身就容易勾起老百姓的心火。
虽然表面上信贷政策一直在向民企占主体的小微企业倾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企融资难的问题,相反融资成本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小型民企融资一般需要担保公司的参与,担保公司抽取4%左右的佣金,使得一般小型民企的融资成本超过融资额的10%,远远大于央企的融资成本,更不用说依赖民间资本的民企,融资成本动辄就为融资额的30%以上。另外,央企还可以通过股市、债市或者信托进行融资,而这些对于大多数小型民企来说,是绝无可能的。
即便事情如四川中石化所说属于“投资”范畴,这对于垄断型央企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引起非议的。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央企回归主业,做大做强主业,而部分中央企业依然遮遮掩掩,不愿退出楼市,根本原因还是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眼前利益。“逐利”使得央企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央企不仅担负着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企业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而且必须承担起维护经济环境,稳定经济秩序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