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该专家认为,针对外界的质疑,作为负责任的国企,江铜集团理应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于回馈和补偿当地居民,也应该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当然,这些措施和信息同样需要及时地传递给公众。
事实上,德兴铜矿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该铜矿每年都会给当地居民一笔很可观的经济补偿,环保投入应该来说是江西省最全的企业。以德兴铜矿为例,养活了德兴泗洲镇近4万人,镇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可比拟一般的县城。
据了解,舆情传播开后,引起江西省政府及环保部门的重视。江西环保厅于去年12月9日在德兴召开乐安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现场督办会,表示省厅将安排30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用于乐安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今后每年逐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此外,污染事件被报道之后,面对舆论问责,应对方式如此恪守“沉默”,成为江西铜业此次“污染舆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软肋”。
近几年,众多央企均有感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经过舆论的推波助澜,都有可能演变成“四面楚歌”之势,让企业陷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意味着,企业实在应该在埋头经营的同时,确实应学会如何与公共沟通,适应新传播时代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