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所有人 疫情中的反思反省,这十大习惯值得长期坚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铜之家讯:万物复苏,旧疾当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都深刻意识到了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拒吃野

    万物复苏,旧疾当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都深刻意识到了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拒吃野味”的共识。而人人都是战“疫”者,也让每个人都接受了一次“出门戴口罩”“没事常洗手”的健康知识大科普。

    居家期间,更是诞生了一批生活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关心粮食和蔬菜,为每一位战斗在一线的斗士鼓劲加油,也为一桩桩亲人的生离死别而悲伤流泪。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病毒终将会在人类的抗争中暂停戕害人类的脚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更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大疫是一场大考,那些疫情期间,我们用血泪伤痛得来的理念共识、行为习惯、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长期坚守。

    拒吃野味,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十七年前的非典元凶是野味,十七年后新冠肺炎仍然祸起野味。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一次,珍爱野生动物、拒绝野味,不仅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更应该化身积极的行动。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了一个小调查《公众对野生动物消费、贸易、修法意愿的调查》,统计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在这个十万人参与问卷中,64.1%的人选择了自己从不消费野味也要劝说别人不消费野味,8.2%的人选择了自己再也不消费野味了还要劝说别人不消费野味,加上23.2%的自己从不消费以及3%以前消费过、以后不消费的人,总共有97%的人选择了拒绝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

    而更多的改变也正在发生。在参与调查的人中,57.5%的填表者本身不是由观察野生动物爱好和习惯的群体,而其中由1/3的人也许因为疫情转而关注野生动物,选择以后会观察。

    这正是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只有认清“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才能选择恰当的行为,化身更多友善地球的自觉行动。

    外出戴口罩,树立为人为己的健康意识

    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生命质量。疫情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等成为人们每日的必修课,也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了排队时最好不要挨得太近,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见面打招呼还可以用拱手代替。如今疫情尚未结束,绝不能掉以轻心,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进入公共场所必须习惯戴口罩,直至确诊病例清零。只有己为人人,才能人人为己。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健康生活添屏障

    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新冠肺炎以它的残酷告诉人们,病毒的传播防不胜防。为了保障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不仅人要常洗手洗澡,家里的桌椅板凳、门把手、卫生间、厨房也要经常清洗和维护。还有个人的电脑、手机、鼠标、键盘等电子产品,人们每天打交道最多,即使没有新冠疫情,也是沾染和滋生细菌病毒最多的地方,需要常常清洗维护。

    一个清洁物品的原则:消毒液可以杀死细菌,但清除病毒的最佳方式是物理破坏——流水、高温或紫外线。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免疫力

    新冠肺炎一出,人们就在积极地寻找特效药,希望可以“一击毙病”。但大量的临时救治告诉我们,无论采用抗病毒治疗,还是采取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一系列的诊疗手段,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病人自身的免疫力。

    运动是最好的健康保险。疫情让我们知道了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再也不要轻易放纵自己抽烟、喝酒、熬夜,无所节制地吃小龙虾、打游戏了。上班族久坐不动,要适当出来走走;周末休闲在家,多去户外爬山。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抵抗力,病毒才会“少”机可乘。

    强化法律意识,做合格社会公民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社会百态。我们看到,在政府、媒体以及社区工作者多方普及和宣传下,仍然有人无视“公共场所戴口罩、不聚集、有疫情发生地旅行史要及时上报并居家隔离密切观察”这些疫情防控基本常识,心存侥幸、刻意瞒报、擅自离开隔离点,有的甚至故意传播病毒疾病。从思想认识上说,这些人可能确实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峻程度,不以为然;从法律层面而言,这些人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法律绝不是高高在上,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法律的权威不容践踏,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不光懂法,还要守法、用法,做一名合格公民。

    增强科学素养,提高信息甄别能力

    疫情期间,各种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谣言传播得往往比事实更快。无论是一开始的“终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还是后来一夜封神的双黄连口服液,再到小磨香油滴鼻孔、抽烟喝酒防病毒等,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条谣言,不仅引发了人们不加思考的追捧和传播,更耗费了政府和专家大量的精力来辟谣。

    对于国人来说,疫情是灾难,也是一次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得重塑。科学贫瘠和理性思维得缺乏,有时候比疫情还可怕。

    对于公众来说,我们既要督促和监督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这需要冷静科学的理性思维,更需要平时的教养和积累。

    身体力行,弘扬垃圾分类新风尚

    垃圾分类倡导了很多年,但一直无法深入人心。经过疫情,很多居民知道了,为了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要按标准投放,废弃口罩要投入专用垃圾桶。很多地方政府也细化了垃圾清运处理流程,力争从源头减少细菌传播、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洁。但疫情也给垃圾分类推进造成了不小影响,许多工作暂停推进,刚刚形成的垃圾分类习惯也被疫情打断。

    垃圾分类是造福环境、造福子孙的大事业,对人类未来资源至关重要。疫情过后,生活步入正轨,垃圾分类工作也将继续推进,每个人都应该延续疫情期间的好作风好习惯,从自身做起,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把做饭当成日常,更加关爱亲人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使我们明白,物质财富不是最重要的,健康、亲情才弥足珍贵。漫长的隔离期里,人们突然有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大把时间,不少人纷纷卷起袖口亲自下厨,用一道道美食满足家人的口腹与味蕾,用食物的丰盈给家人营造着充实与温暖。即使疫情离开,这个习惯也应该坚持。

    适时疏解压力,更加注重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焦虑、担忧甚至恐慌的心理问题,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疫情期间,那些生离死别带来的悲伤、痛苦、挣扎、迷茫不容忽视。同样,生活步入正轨,节奏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等压力,也需要常常疏解。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把“谢谢”挂在嘴边,常怀感恩之情

    疫情之下,我们的安全来之不易,是医生、警察、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这些义无反顾的“逆行者”,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置生死于不顾的果敢、挑道义于铁肩的责任感,为我们构筑了一道道钢铁长城;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是上游的养殖户、中游的加工企业以及下游的生鲜电商和超市工作者,克服缺工少人的艰难,全力保障肉蛋菜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不断供;

    同样,我们也看到了送大米的退休党员、送口罩的人民群众、送蔬菜的村支书、捐款捐物的志愿者和慈善组织,看到了人间的真情,社会的大爱。

    社会是由一个个相互支撑的个体组合而成的,是在人的彼此相互帮助扶持下延续下去的。没有人能成为一座孤岛。而当我们彼此依偎,我们都要向那些支撑我们的力量,说一句“谢谢”。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